摘要
深埋入地下的蒸汽保溫管,由于需要受到來自土源的壓力,因此需要較強的結構強度,同時還要保證其保溫性能,現有的工藝手段常常是將支撐骨架采用焊接的形式直接與將內管和外管固定,由于焊接工藝具有污染環境,一致性差等弊端,同時焊接還要求管材必須是金屬,因此局限性較大。
產品介紹
地埋蒸汽保溫管介紹:
深埋入地下的蒸汽保溫管,由于需要受到來自土源的壓力,因此需要較強的結構強度,同時還要保證其保溫性能,現有的工藝手段常常是將支撐骨架采用焊接的形式直接與將內管和外管固定,由于焊接工藝具有污染環境,一致性差等弊端,同時焊接還要求管材必須是金屬,因此局限性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強度高,絕熱效果強的一種地埋式蒸汽保溫管。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地埋式蒸汽保溫管,包括管內結構部件,所述管內結構部件包括外管圓環支撐、連接體和內側管扇環支撐;所述外管圓環支撐為剛性圓形環圈結構;
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為與所述外管圓環支撐同軸心的扇環體結構,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呈圓周陣列于所述外管圓環支撐內側,且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分別通過三所述連接體與所述外管圓環支撐固定連接;
若干所述管內結構部件同軸心等間距排列;還包括蒸汽內管和保溫外管,所述蒸汽內管同軸心穿過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的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內側;所述保溫外管同軸心套設于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的外管圓環支撐外圈,所述蒸汽內管和保溫外管之間形成空氣保溫層。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體為桿狀連接體,三根所述連接體呈圓周陣列分布于所述外管圓環支撐和內側管扇環支撐之間;三所述連接體的一端分別固定連接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外側中部,三所述連接體的另一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外管圓環支撐的內圈;且各所述連接體的桿體延伸方向經過所述外管圓環支撐圓心。
進一步的,各所述連接體的中部一體化設置有矩形狀孔座,各所述孔座上沿外管圓環支撐的軸線方向貫穿設置有鋼筋通過孔;
還包括三根結構鋼筋柱,三所述結構鋼筋柱分別沿軸線方向穿設入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上的三個所述鋼筋通過孔;
各所述孔座的側部還設置有螺紋緊固孔,所述螺紋緊固孔垂直連通孔座上的鋼筋通過孔,所述螺紋緊固孔上安裝的緊固螺栓底部頂壓穿過鋼筋通過孔的結構鋼筋柱。
進一步的,所述蒸汽內管的外壁與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的內側管扇環支撐間隙配合;所述保溫外管內壁與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的外管圓環支撐外圈間隙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的內側管扇環支撐的圓心角為45°至60°。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采用組裝式管內結構部件結構,在保證其傳統焊接工藝的骨架結構強度的同時還使蒸汽內管和保溫外管之間形成穩定的空氣保溫層,其保溫層用于隔絕熱量,保證內管中高溫蒸汽的熱量不易喪失,比傳統的絕熱形填充物結構的絕熱效果好。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的管體軸向視圖;
附圖3為各管內結構部件通過結構鋼筋柱連接成一體示意圖;
附圖4為單個管內結構部件立體示意圖;
附圖5為單個管內結構部件軸向示意圖;
附圖6為附圖4的標號6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附圖1至6所示的一種地埋式蒸汽保溫管,包括管內結構部件7,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包括外管圓環支撐5、連接體13和內側管扇環支撐1;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為剛性圓形環圈結構;
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1為與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同軸心的扇環體結構,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1呈圓周陣列于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內側,且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1分別通過三所述連接體13與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固定連接;
若干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同軸心等間距排列;還包括蒸汽內管9和保溫外管10,所述蒸汽內管9同軸心穿過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的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1內側;所述保溫外管10同軸心套設于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的外管圓環支撐5外圈,所述蒸汽內管9和保溫外管10之間形成空氣保溫層14;其空氣保溫層14用于隔絕熱量,保證蒸汽內管9中蒸汽的熱量不易喪失。
所述連接體13為桿狀連接體,三根所述連接體13呈圓周陣列分布于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和內側管扇環支撐1之間;三所述連接體13的一端分別固定連接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1外側中部,三所述連接體13的另一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的內圈;且各所述連接體13的桿體延伸方向經過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圓心,該結構設置使其管內結構部件7的支撐強度高,能適用于較深地埋處的蒸汽保溫管。
各所述連接體13的中部一體化設置有矩形狀孔座12,各所述孔座12上沿外管圓環支撐5的軸線方向貫穿設置有鋼筋通過孔2;還包括三根結構鋼筋柱8,三所述結構鋼筋柱8分別沿軸線方向穿設入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上的三個所述鋼筋通過孔2;各所述孔座12的側部還設置有螺紋緊固孔4,所述螺紋緊固孔4垂直連通孔座12上的鋼筋通過孔2,所述螺紋緊固孔4上安裝的緊固螺栓底部頂壓穿過鋼筋通過孔2的結構鋼筋柱8,進一步提高其結構穩定性,將螺紋緊固孔4垂直連通孔座12上的鋼筋通過孔2,便于緊固螺栓加固結構鋼筋柱1,同時兼具其可拆卸,便于安裝的性能。
所述蒸汽內管9的外壁與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的內側管扇環支撐1間隙配合;所述保溫外管10內壁與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的外管圓環支撐5外圈間隙配合,采用間隙配合使保溫外管10和蒸汽內管9的順利安裝,而且由于蒸汽內管9中需要流動高溫蒸汽,相當于預留了熱膨脹余量。
為了保證其內側管扇環支撐1與蒸汽內管9之間的接觸面積過小而產生磨損,同時又要保證蒸汽內管9的安裝更加方便,本實施例中的管內結構部件7的內側管扇環支撐1的圓心角為45°至60°。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一種地埋式蒸汽保溫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內結構部件(7),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包括外管圓環支撐(5)、連接體(13)和內側管扇環支撐(1);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為剛性圓形環圈結構;
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1)為與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同軸心的扇環體結構,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1)呈圓周陣列于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內側,且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1)分別通過三所述連接體(13)與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固定連接;
若干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同軸心等間距排列;還包括蒸汽內管(9)和保溫外管(10),所述蒸汽內管(9)同軸心穿過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的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1)內側;所述保溫外管(10)同軸心套設于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的外管圓環支撐(5)外圈,所述蒸汽內管(9)和保溫外管(10)之間形成空氣保溫層(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埋式蒸汽保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13)為桿狀連接體,三根所述連接體(13)呈圓周陣列分布于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和內側管扇環支撐(1)之間;三所述連接體(13)的一端分別固定連接三所述內側管扇環支撐(1)外側中部,三所述連接體(13)的另一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的內圈;且各所述連接體(13)的桿體延伸方向經過所述外管圓環支撐(5)圓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地埋式蒸汽保溫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連接體(13)的中部一體化設置有矩形狀孔座(12),各所述孔座(12)上沿外管圓環支撐(5)的軸線方向貫穿設置有鋼筋通過孔(2);
還包括三根結構鋼筋柱(8),三所述結構鋼筋柱(8)分別沿軸線方向穿設入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上的三個所述鋼筋通過孔(2);
各所述孔座(12)的側部還設置有螺紋緊固孔(4),所述螺紋緊固孔(4)垂直連通孔座(12)上的鋼筋通過孔(2),所述螺紋緊固孔(4)上安裝的緊固螺栓底部頂壓穿過鋼筋通過孔(2)的結構鋼筋柱(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埋式蒸汽保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內管(9)的外壁與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的內側管扇環支撐(1)間隙配合;所述保溫外管(10)內壁與各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的外管圓環支撐(5)外圈間隙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埋式蒸汽保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內結構部件(7)的內側管扇環支撐(1)的圓心角為45°至60°。